性別in彰化師範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性別與家庭電子季刊第四期─同志伴侶與家庭 裝飾圖片
     性別中心首頁 季刊首頁 各期內容 資源連結 聯絡我們
website hit counter
第四期目錄
我們如何成為一家人
同志家庭知多少
也是拉子•也是媽媽
同志大遊行
性酷社:2010性別運動開花年
書•卷•講─好書、影片推薦
目錄裝飾框線
也是拉子•也是媽媽;文/洪于珊(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她們也想要生寶寶

台灣在生育率一片低迷的情況下,政府透過許多補助方案鼓勵國人多生孩子,但卻在法律上(收養法規、人工生殖法)不支持同志族群養育或生育小孩。除了法律的因素之外,社會大眾對於同志生育孩子也抱持許多疑惑跟迷思,第一個疑惑是「同志要怎麼生小孩?」,雖然同性的伴侶無法透過傳統的方式孕育生命,但透過人工生殖技術便可以讓同志成為父母,國內外皆有同志伴侶或單身同志透過人工生殖技術生育小孩。第二,許多人會認為同志不會想要有小孩,「如果知道自己是同志,應該就不會想要有小孩了吧?」這是多數人對於同志的迷思之一。然而根據女權會(2007)對1500多位女同志進行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女同志,希望懷孕生子或是考慮生小孩,因此身為同志不一定代表失去了生育小孩的渴望及權利。第三,「同志養育小孩會對小孩造成不好的影響吧?」這是大多數人反對同志養育小孩的原因,然而國外多年來的研究皆指出同志家庭所養育的小孩與異性戀家庭的小孩在身心發展、性格、能力、性別認同、性傾向等變項上皆沒有差異(Anderssen, Amlie & Ytteroy, 2002;Bos, Van Balen & Van den Boom, 2003;Golombok et al., 2003),也就是說父母的性傾向並不是可以預測或評估小孩發展狀況的變項。雖然我們可以透過上述研究或統計結果來瞭解同志族群或是同志家庭整體的狀態,但這還不足以讓我們瞭解同志家庭細部的樣貌跟生活經驗,當我們看到一個真實存在的家庭故事跟生活事件時,便會較貼近地感受到同志家庭如何存在,這些故事讓我們不再只把焦點放在「這是一個同志家庭」,而是會讓我們開始去看到他們和一般的家庭一樣深愛彼此,因此接下來將會在文章中介紹台灣同志伴侶或同志家庭的故事,來讓大家更瞭解同志家庭。

溫柔戰士T媽媽

水筆仔是一位同時擁有兩個大多數人以為相抵觸的身份,她是女同志中的T,卻也是一位男孩的媽媽。曾經因為渴望與女性交往而想要變性的她,在適婚年齡而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進入異性戀婚姻中。想要懷孕生小孩的動機,讓她願意忍受丈夫冷淡的對待,不斷地請丈夫與她一同進行人工受孕,希望能夠有自己的小孩,然而卻沒有受孕成功。水筆仔在離開第一段婚姻後,仍舊不放棄生育孩子的希望,後來因為與男同志假結婚,水筆仔終於懷了自己的小孩,她願意因為懷孕不再穿束胸而是穿上孕婦裝,期待已久的懷孕讓她生下了她的兒子達仔。在水筆仔身上,可以看到T對於身體認同與生育渴望之間互動的樣貌,可以看到溫柔母親的形象與陽剛T氣質之間的結合(Jo, 1996)。

我的媽媽是女同志

小夏是一位30歲左右的女性,有一位50多歲曾經是陣頭法師的媽媽,小夏的媽媽是一位也曾經進入異性戀婚姻的女同志。小夏與妹妹從小也受到媽媽身旁「阿姨」的照顧,在年幼時,她們或許不知道什麼是女同志,但她們覺得自己好像有兩位媽媽,她們知道那位阿姨是想要跟媽媽一起生活的人。小夏覺得媽媽帶給她的世界可能是更寬闊、更多元的,對於性別角色不需要配合傳統中的期待,對於社會底層的文化有更深的體會,對於自己未來的感情也看到了更多的選擇、更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貌的人(lupy, 1996)。

媽媽

薰媽媽之前的伴侶很渴望組成一個家庭,在她家庭幸福藍圖裡的畫面是有自己的家,有她們的小孩。因此,她們努力地四處拜託婦產科醫生幫薰媽媽進行人工受孕,也花了不少錢,終於生下了她們的小孩「薰」。但懷孕及孩子出生後的這些過程中,薰媽媽的伴侶卻無法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薰媽媽決定離開這段關係,辛苦地一個人養育小孩,為了照顧小孩而無法正常地工作,因此在經濟上一直都很吃緊,然而薰媽媽卻從不後悔生下薰,因為薰是她生命中幸福的來源,再辛苦她都想要陪伴薰長大(薰媽媽, 1996)。

人工受孕Ivy媽媽

Ivy原本與伴侶做好規劃,想要去荷蘭結婚及生孩子,後來伴侶過世了,但她仍選擇一個人到日本做人工受孕,生下了第一個小孩。Ivy一個人養育孩子雖辛苦,但與孩子幸福的互動也讓她決定在家DIY自助受孕,而生下第二個孩子,她不刻意向孩子解釋同志這個身份,但不避諱帶著孩子參加同志的聚會,讓孩子從小接觸這些阿姨叔叔,給孩子看多元性別的繪本,培養小孩開放及尊重差異的態度。為了找到一位真的可以接受孩子,與孩子相處得來的伴侶,Ivy媽媽單身很多年,但她始終覺得孩子的幸福是她最在乎的(Louise, 2006)。

拉媽家庭三人行

可歐是一位拉媽(女同志媽媽),有一位10歲的小孩凱文,小雨是可歐現在的伴侶,一開始大家還沒有很明確地找到小雨在這個家的位置,可鷗相信伴侶關係是建立在另一半接受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之下,她努力地拉近小雨和凱文的距離,小雨也願意犧牲假日陪凱文念書寫作業,照顧凱文的生活起居,凱文也自然地逐漸把小雨當作家人。這個過程是辛苦且許多磨合的,但由於可鷗跟小雨都願意為凱文為這個家付出,因此三人行的拉媽家庭逐漸形成、逐漸穩固下來(Louise, 2008)。

「當我們同在一家」

從童話故事到偶像劇,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異性戀家庭的腳本跟思維,讓大部分的人對於同志家庭的樣貌難以想像,因此產生很多誤解。有些人認為社會對同志的污名會影響到小孩,因此反對同志生育小孩,其實隱而未說的是:「請你不要生小孩或養小孩,因為我們會歧視他/她」。

一個人的性傾向不應該成為決定他/她是否有資格成為父母的標準,同志家庭顛覆了傳統家庭型態,不再是由異性戀夫妻所組成,沒有誰「嫁進」誰家,亦沒有僵化或明確的性別角色分工。在台灣「拉媽報」及「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簡稱同家會)」長久以來都在推廣同志家庭的概念、為同志家庭爭取法律上的權利,也提供未來想要成為父母的同志一個可以相互連結跟討論的平台。今年七月底女書店與同家會共同出版了「當我們同在一家-給想生小孩的女同志」,不僅僅可以當作女同志生育的教戰手冊,也是提供資訊給社會大眾,讓同志建立家庭的過程及心情可以被更看到、被理解,因為同志的身份不應帶來無法成家的結果,而是可以看到更多元的家庭型態。

延伸閱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性別與家庭研究中心,地址:500彰化市進德路1號,電話:04-7232105#2238,e-mail:gfs@cc.ncue.edu.tw,發行人:張惠博,總編輯:趙淑珠,副總編輯:郭麗安•蔣筱珍•王智弘,編輯群:洪于珊•張嘉瑋•陳俐穎•羅郁晴